作品征集 第四届科学与艺术创新大赛公共艺术赛道简章发布

日期:2024-01-31作者: 服饰系列

  江苏省科学与艺术创新大赛,是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年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学科竞赛省级赛事认定(培育)结果》的赛事。

  习在视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刻阐述了艺术与科学在构建人类文明进程中协同创新的共性逻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艺术与科技相互促进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根据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十大”精神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实际,高举“科学与艺术”大旗,以艺术方式促进科技的可视化为特征,用艺术方式展现科技的美好为手段,宣传科技的发展,开展科技普及,推动科技在艺术方面的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生活、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环境的融合,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江苏省科学与艺术创新大赛顺应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发展的新趋势,汇集科技与艺术各界专家学者们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为科学技术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可能,引领江苏艺术类教育的创新改革,全面推动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学术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科技强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 大赛设立监督委员会,负责推进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监督、投诉、申诉复评、协办单位相关工作等做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行为予以处理。

  1、在大赛获奖作品公示之日起15日内,组委会只接受对本人作品进行剽窃、模仿、抄袭等行为进行受理;

  2、请将本人原创的作品和单位出具的原创证明材料以及身份证复印件、电话、指导教师及指导教师电话等信息打包发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2、专业单元:在校教师、艺术家、专业机构艺术工作者,以及各领域的公共艺术爱好者。

  1、传统公共艺术组(包括城市景观设计、雕塑设计、空间设计、街头艺术、公共行为艺术等);

  2、新媒体公共艺术(使用数字技术、光影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形态制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包括且不限于机械装置艺术、数字装置艺术、数字行为艺术、光影景观设计艺术、无人机队列造型艺术、水光置景等)。

  本竞赛在奖项等级上,根据投稿情况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奖项,三个等级总奖项数不超过总有效稿件的30%;

  在产生方法方面,本竞赛采用评委集中评判方式,根据设置情况制定详细的评审标准,至少设置五名评委,取评委所评出的均分作为最后评分,根据均分进行排名,最终产生相应的奖项。

  优秀指导教师获奖: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奖的教师。(*请提醒学生:在提交报名信息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且不要有错别字)。

  2、作品题材没有特定要求,主题须围绕科技与未来制造、科技与未来生活、生态与环境保护,作品应突出先进性与新颖性,具有创意或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A、如作品有实物,提交实物照片或视频,单张照片提交格式为JPG格式,,视频输出格式为MP4,大小不超过20MB;

  B、如作品无实物,需提供作品呈现效果展示(包括但不限于手绘图、三视图、演示视频等),提交格式为JPG或MP4。单张图片大小,视频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输出格式为mp4格式,分辨率横版1920×1080,竖版1080×1920。

  可根据作品类型不同,提交实物作品(如数字装置艺术)或三视图、应用场景图、设计效果图、视频等数字作品形式。提交格式为JPG或MP4。单张图片提交格式为JPG格式,;视频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输出格式为mp4格式,分辨率横版1920×1080,竖版1080×1920。

  (3)全部作品均需配有相应的作品阐释说明,内容有但不限于创作背景、创作意义、设计思路、艺术价值、产业转化价值等。

  (2)每件作品须附有文字形式作品创意说明(不要提及单位、作者名字),包含作品名称、内涵、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给公众的价值理念等;

  (4)作品名称不能超过20个汉字,英文名称不能超过12个词或100个书写符号;

  (5)作品提交格式须符合提交要求,如果提交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没办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3、文件命名格式:赛道+单元+组别+作品名+姓名+电线、另需将大赛报名表与作品一并发送

  (一)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有关规定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和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一定的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并进行媒体公告。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