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产业网

日期:2023-11-24作者: 卫浴系列

  奥特莱斯是目前欧美主流零售业态之一,早期主要销售下架品牌、过季、断码、工厂尾货等商品。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种商业模式逐渐形成,成为聚集国际一、二线品牌打折换季商品的新型休闲购物方式。在欧美国家的大型零售商中,奥特莱斯已经和百货、超市、大型购物四分天下。在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增高的宏观环境中,奥特莱斯更显出其低成本运营,运转高速的,深受消费者追捧。在美国的商业企业排行榜中,奥特莱斯占前五席中的三席,总量超过300个。

  奥特莱斯名字音译于英语OUTLETS。OUTLET的意思是销路,引申为销售终端,即处理店,折扣店。台湾的说法称为“畅货”,形象地表达了生产厂商对于处理积压库存、过季商品、残次品的渴望,希望它们能被市场“畅快”地消化干净,从而迅速回笼资金,投入生产。后来这种由生产厂商开设的处理店、折扣店有了统一的名字,FACTORYSTORE(工厂店)。OUTLETS是OUTLET的复数形式,字面上准确地揭示出了奥特莱斯的本质工厂店的集合。

  奥特莱斯的发展历史,正是由OUTLET到OUTLETS的转变过程,总共经历了近40年,而真正奥特莱斯的出现,只有十几年时间。

  1. 工厂店的出现(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对于追求率和成本控制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大量的积压库存是运营大忌,既难以回笼资金,又增大仓储成本。服装、时尚业季节性强,潮流改变迅速,两三个月的销售不利就会积压一年甚至几年,因此更加重视库存的管理。如何把积压的库存产品迅速卖出,同时不给正价商品的销售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是品牌商头疼的问题,显然在正价店销售处理品是不可取的。品牌商需要独立的店面销售这些处理品,并且费用越低越好,后来他们成功想出了在工厂内销售处理品的方法。好处是:(1)零租金;(2)零物流成本;(3)销售环节零仓储成本;(4)不影响正价店销售;(5)即使不装修也不影响品牌形象,工厂本来就是这一个样子。工厂店随即出现。这种以清仓甩货为目的的工厂店,装修简单,几乎不讲究陈列,仅按照商品的类别堆放,一些喜欢但又想廉价购买的顾客,不惜长途开车到工厂直销店去购买他们喜欢的品牌商品。

  2. 工厂店集中化以及直销购物的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工厂店的迅速发展,在工厂直销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慢慢的变多,一些工厂便把自己的直销店开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具有购物性质的工厂直销购物,就成了OUTLETS的雏形。那时的OUTLETS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大多远离城市(一般在100~150公里左右),功能单一,产品品种类型有限。尽管品牌的名气和低廉的价格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但是销售额和客流量始终没有办法和传统百货相抗衡。

  3. 奥特莱斯成熟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由于有了开发商的参与,OUTLETS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商业业态出现,并逐步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一阶段,奥特莱斯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最终的原因就是商业地产开发商的介入。以前各自独立经营的工厂店被整合在一起,以统一的管理、统一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过去作为经营主体的品牌商,变成了奥特莱斯这一全新经营模式的供货商。商业地产开发商则为品牌商带来了先进的商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更优越的硬件条件,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成为了新的经营主体。整合后的奥特莱斯,有效地取长补短,将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群的消费理念发扬光大,度和竞争力逐年增高,从过去单一的折扣商店,发展为工厂、品牌者、代理商、批发商甚至是大型百货店共同参与的商业体,其功能更加齐全,休闲购物一体化,更加讲究购物环境并且更方便快捷。美国的OUTLETS购物在1996年以后开始大批量接待顾客,销售额节节上升,这种直销开始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的购物。比较著名的奥特莱斯运营商有:Chelsea Property Group、Prime Retail Group、Woodbury Premium Outlets、Tanger Factory Outlet Centers、Horizon Group Properties、New Plan Excel Realty Trust。

  奥特莱斯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更加引起了品牌商的重视。在库存量减少,奥特莱斯货源供应量不足时,品牌商甚至会专门为奥特莱斯设计开发专款,以满足奥特莱斯及消费者的需求。

  1、品牌:奥特莱斯购物汇集大量品牌,品质纯正,质量上乘,是线折的价格销售,比正价店和一般折扣店优惠幅度大。

  2002年燕莎奥特莱斯将奥特莱斯模式引入国内市场,2006年上海青浦奥特莱斯开业,它们是国内也是最成功的奥特莱斯典型。

  燕莎奥特莱斯购物是燕莎友谊商城的家直属分店,也是国内家规范的奥特莱斯。坐落于北京东四环工大桥西侧,东四环路,四通八达的公路构成紧密便捷的交通网络。从购物至亚运村方向、或至商务区(CBD)方向以及北京方向等均畅通无阻。距离首都机场约25公里,距离燕莎友谊商城10公里。

  燕莎奥特莱斯由A、B、C三座组成,经营面积近10万平米。A座以欧洲精品、商务休闲、妇女儿童、家居用品以及太阳镜、钟表为主;B座以皮鞋、皮具、运动户外商品为主;C座以国际一线品牌、男女服装、餐饮服务为主。 目前,燕莎奥莱拥有HugoBoss、杰尼亚、MAXMARA、DUNHILL、KENZO、ST.JOHN、CANALI、SWAROVSKI、GANT、Timberland等国际一线个。HUGO BOSS专卖店的店面面积达到500平米,百平米以上的工厂店、直营店一百余家。

  2002年12月18日,燕莎奥莱A座开业。年的市场销售额近3亿元,而开业当天的销售额就达206.6万元。

  2003年11月18日,燕莎奥莱B座开业。至此,燕莎奥莱一期项目完成,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米,其中经营面积近2万平米。

  2007年12月,燕莎奥莱C座开业。至此,燕莎奥特莱斯购物全面建成,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米。

  上海青浦奥特莱斯是由百联和九龙仓合建设,总4.7亿元人民币,于2006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营。是一家以国际、国内时尚品牌折扣服饰为主,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占地面积16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其中,服装区建筑面积5万平米,餐饮休闲区建筑面积3万平米。还有儿童游乐场等配套设施,具有休闲、文化、景观等多种功能。入驻品牌直销店的折扣由3-7折不等,大部分集中在5-5.5折左右。

  燕莎奥特莱斯成功以后,国内企业纷纷效仿,慢慢地发展扩大到苏杭等二线年,杭州休博园奥特莱斯拉开序幕,苏州和顺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开业;2008年,重庆西部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全线年赛特奥特莱斯开业。目前,国内冠名奥特莱斯的商业项目已有百余,其中大部分是三五年前出现的。然而真正运营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其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跟风和炒作概念行为。不少连一般折扣店、工厂店的性质都达不到的项目也命名为奥特莱斯,此现状让国内消费的人在还未真正理解奥特莱斯的本质与的时候,就开始逐渐失去了兴趣。还没真正尝到甜头,就炒偏了一个概念,这是中国商业地产的悲哀。

  以北京活力东方奥特莱斯为例,总建筑面积6.8万平米,而真正的国际精品区只有几百平米,宣传中所谓的Dior, Prada, Gucci只包括太阳镜之类的产品,而且仅是普通经销商,目前的经营情况很不理想,仅靠家乐福维持客流。

  首先,跟风炒作,名不副实。奥特莱斯并不是低端业态,恰恰相反,有了品牌意识才会有奥特莱斯。奥特莱斯是一个衍生业态,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定的零售商业的积累,才有发展奥特莱斯的条件。一些地方还没有一个拥有国际一线的购物,就开始策划做奥特莱斯。奥特莱斯的目标消费者,必须是追求生活质量的较高消费阶层。奥特莱斯是否能成功,关键指标就是看其品牌集纳能力是不是强,能不能持续,能不能提供充足的货源。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奥特莱斯的品牌层次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其次,体量过大,遍地开花。一方面过于求大,体量动辄十几万平米。目前国内开发商做商业地产都倾向于大手笔,大制作,对奥特莱斯也用同样的思路是不可取的。北京房山近期欲打造华北的奥特莱斯,总建面达到32万平米,而美国的一家奥特莱斯单店面积不过9万平米,而且是几十年中一期一期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一个三十多万平米的奥特莱斯,是否能有足够的品牌做支撑,值得怀疑。如果品牌结构、折扣力度同一般购物无异,或者折扣货源不足以满足要求,恐怕又是一个借奥特莱斯之名的一般商业而已。另一方面是数量过多,仅北京,就有十几个项目称为奥特莱斯,或者对外宣传是奥特莱斯。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个奥特莱斯的辐射范围广,可以跨越几个城市,甚至的几个州。一个城市可以有很多折扣店,但奥特莱斯却很少,即便是一个超大型都市,东西南北各一个奥特莱斯也就饱和了。货源不足使奥特莱斯在全面铺开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品牌实行的是区域特许分销,生产企业无权再将产品送到奥特莱斯进行销售,因为这涉及到特许权和反串货行为的控制。目前只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能满足奥特莱斯所需货源,跨区域进货基本不能实现。

  再次,商品折扣有名无实。国内大多数奥特莱斯经营的打折商品,往往都是同时在专卖店、百货专柜打折的品牌,折扣率也一模一样。这是因为品牌在选择进驻时,根本就是当成普通购物或百货店进的,理所当然地执行全市统一的优惠政策。在奥特莱斯能拿到的折扣,专卖店一样能够轻松的享受到,这如何能体现出奥特莱斯的?国外的奥特莱斯有的产品折扣虽然只是六折七折,但这个折扣是专卖店拿不到的,甚至专卖店根本买不到这款产品。国内的购物环境是不打折卖不动,专卖店和百货店都在虚高正价,然后打四折五折,奥特莱斯的折扣显然应该更高才能算真正的打折,至少应再优惠20%至30%才有吸引力。

  最后,品牌商资质良莠不齐,多数都是代理商,更不可思议的是加盟商,真正由品牌持有者或厂家参与的比例较低。没有品牌商或生产商的支持,显然在货源和折扣力度上难以达到奥特莱斯的要求。同时,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商家资源、货源渠道等各种软实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国外成熟的奥特莱斯。